芯片荒仍在持續,但原因并非供應不足近日,臺積電舉行了說明會,其CEO魏哲家表示,臺積電全年美元營收將增長24%。這種高增長也破了臺積電的盈利記錄,主要是得益于蘋果、AMD、英偉達等大客戶的訂單。不過從市場情況來看,芯片缺貨的態勢并沒有得到改善,不過這次的原因卻并不是供應不足。 芯片仍在缺貨,但并非供應不足 同時,據劉德音透露,部分汽車企業投入使用的芯片數量遠低于臺積電交付的芯片數量,這說明這些企業手中還有大量的芯片并未使用。而就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企業竟然還來指責臺積電芯片產能過低,不斷要求臺積電提升增加產能。 比如某些美國企業,在今年上半年臺積電特意為這些美國企業增加了60%的汽車芯片產能,不過即便如此,一直在市場中高呼芯片短缺的依然是這些公司。 而美國方面表示為了能夠進一步解決芯片短缺的問題,要求臺積電與三星赴美建廠,當臺積電答應未來三年內投資1000億美元后,近期更是直接要求臺積電與三星上交核心數據。 芯片供應量大增的情況下,為何市場還是一片缺貨的聲音?有相關分析師指出,這些被增加的訂單大部分并不是滿足全球對于電子產品、車聯網、服務器等方面的需求。 囤貨可能讓未來市場崩潰 事實上,缺少關鍵材料無法生產整車是事實,各大廠商都在囤貨也是事實,這兩者并不矛盾。一輛汽車的制造涉及到數萬的零部件,只需要缺少幾個關鍵的零部件就可能對生產造成阻礙,就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福特公司,便表示由于受到了材料短缺的影響,因此才停止生產。 但問題在于,市場中已經陷入了一種怪圈,企業越是無法生產產品,對于囤貨的欲望便愈加強烈,他們擔心自己的庫存會用光,因此往往就會超額下單。 回到芯片市場中,一旦下游需求下降,那么這些被囤積的貨物將會大量流入市場,整個產業的價格都有崩潰的風險。因此,需要格外重視如今市場中芯片缺貨的真實情況,避免未來陷入更大的危機。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作者:Sim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