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索要芯片數據原因之一被公開 劍指中國大陸車用芯片產業鏈前不久,美政府組織召開了第三輪半導體峰會,依然是為了解決目前嚴重的缺芯問題。在這一輪峰會上,美政府要求各大芯片廠商于45天內交出庫存、銷售數據。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半導體高峰會后宣稱,“我們的工具箱有很多方法能讓業者繳出數據,雖然不希望走到那一步,但如果有必要,我們必定會采取行動。” 美政府此舉在業內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尤其是在芯片制造端,臺積電和三星的這些數據無疑是機密,從業者都認為美政府此舉絕非表面說出的這么簡單。 目前,隨著更多的峰會消息被曝出,美政府索要芯片廠數據的原因之一被公開,劍指中國大陸車用芯片產業鏈,欲從中找到全球汽車芯片短缺的原因。 拉貨和囤貨 近一段時間,美國汽車產業因為芯片短缺問題受創嚴重。根據美媒的相關報道,因為芯片供應嚴重不足,導致北美的六家汽車工廠被迫關門停產,其中既有福特的工廠,也有通用的工廠。目前,在通用和福特的停產場內停滿了汽車,外觀上看似量產下線的汽車,實際上都因為沒有芯片而不能正常使用。 實際上,從第一輪美國半導體峰會以來,解決汽車產業缺芯就是頭等大事。研究機構AlixPartners最新數據模型估算,芯片供應危機將導致2021年全球汽車產量減少770萬輛,而美國、德國、日本的汽車巨頭們將首當其沖。要知道,在美國皮卡是熱銷車型,停產實屬無奈之舉。 按照劉德音在接受外媒采訪時的描述,臺積電目前自身也在設置節點審查客戶訂單,以此來區分,哪些訂單是客戶真實需要,哪些訂單是有人在囤貨。他表示,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送往工廠的芯片比真實用于產品上的芯片要多,這就代表供應鏈中一定有人在囤積芯片。 有業內人士認為,美政府之所以將矛頭直指大陸車用芯片供應鏈,原因有二。 首先是過往大陸廠商曾在智能手機和PC產業鏈中使用過此類手段。在PC產業,幾年前曾發生過有廠商大規模囤積硬盤的行為,導致硬盤價格大漲。而在手機產業鏈中,也曾有iPhone供應商被曝出囤積NAND芯片的行為,讓該器件價格飛升后賣出。根據臺媒的消息,美國想要臺積電數據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想搞清楚上一波華為拉貨的數量是多少?有外媒曾報道稱,當時華為拉貨的規模在1800億元左右。這一事件被認為是汽車產業鏈發生芯片囤積的導火索。 第二點原因在于此前大陸監管部門已經出手整治過一批哄抬汽車芯片價格的經銷商,但具體囤積芯片的規模不詳。根據此前的報道,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公布汽車芯片哄抬價格調查進展時表示,上海鍥特電子有限公司、上海誠勝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譽暢科技有限公司三家汽車芯片經銷商共被處以罰款250萬元人民幣,在調查小組深度調查的一個月內,上述三家汽車芯片經銷企業存在大幅加價的情況。 目前,根據相關報道,中國大陸車用芯片經銷商的交易方式在上一次調查之后變得更為隱蔽,不易被發現,美政府認為要從源頭查起,這確實是一個說辭。 明確的拒絕 不過,正如上文中所言,美國要在中國大陸揪出操縱車用芯片市場的企業,這只是目的之一,美政府所要求的芯片供應透明化是面向美國單方面的透明化,且很多數據是一些芯片廠商的立身之本,其他國家/地區的芯片廠商會乖乖就擒嗎? 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根據臺媒報道,近日臺積電再次重申,不會泄露敏感信息,尤其是客戶的機密資料。在美國涵蓋14個問題的調查問卷中,就包含了客戶資料這一敏感信息。同時,臺積電有個人股東出面發聲表示,不滿中國臺灣政府未挺身而出,而是把問題直接拋給了臺積電,并委托法律事務所向新竹地院提出假處分聲請,禁止臺積電以直接或間接、自愿或非自愿方式提供包含客戶名單等機密文件予外國政府。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表示,美不要試圖掌握全球芯片產業鏈,美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和能力,而全球芯片貿易應該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礎之上。 對于美政府此番強硬的無理要求,韓國半導體界集體表達了不滿,并發表了相關的社論,指責美政府有操控市場價格的嫌疑。 針對芯片制造環節,韓國芯片業界認為,對代工廠而言,更高的成品率意味著更先進的技術水平和更低的制造成本。良率一旦公布出去,晶圓代工廠的技術便一清二楚了,在和客戶談判時也失去了最大倚仗。 情況在好轉 綜合來看,美國本土以外的芯片廠商預計都將拒絕填寫這份調查問卷,因為這不僅有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傷害了客戶的利益,極易被客戶法律訴訟。 同時,美國三輪半導體峰會的出發點也在一點點消失,解決美國汽車產業的缺芯問題是這三次半導體峰會的重要議題,但從目前的產業消息來看,全球汽車產業缺芯問題在快速緩解,并有望在2022年年中徹底解決。 根據中國臺灣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分析師鄭凱安的描述,目前全球車用MCU委托代工訂單70%左右由臺積電來完成。70%這個數據得到了數據分析機構IHS Markit 的驗證。 我們都知道車用MCU是汽車芯片短缺最嚴重的元器件,好消息是臺積電此前表示,臺積電在今年上半年已同比提升了30%的MCU產量,預計全年將同比提升60%。 同時,臺積電預計,全球汽車市場缺芯將從本季度開始緩解。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也認為,樂觀估計汽車芯片短供情況將在下半年開始緩解,如果從全年來看,有望抹平影響,到2022年年中汽車芯片供應有望恢復正常。 因此,美政府讓全球各大芯片廠商上交數據的借口已經沒有了,如果再執意推行,那么其用心便昭然若揭了。當然,有人會認為美政府這樣的做法是為了有備無患,但實際上全球各國的監管部門和主要代工廠都已經吃一塹長一智,在通過自己的方式杜絕產業鏈再有囤積芯片、哄抬芯片價格的行為出現。若是由美政府孤身承擔此角色,那么實難保證這些大數據不會變成美國制霸全球芯片產業的手段。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作者:吳子鵬 |